东风实业的信息化效果及数字化转型规划——东风实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
来源:用友公众号 | 作者:pmtc90708 | 发布时间: 2019-05-31 | 57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- 东风实业的信息化效果及数字化转型规划 -

信息化效果

2018年,集团树立了一批内部信息化建设样板,构建了集团标准化技术体系、集成化技术架构,建立了人力资源、技术工艺、供应链、业财一体化的IT管控体系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DFi-MAST信息化战略。

从经济效益来讲,通过近半年的数据分析,以车身部件数据为例,订单完成率提升了58.45%;存货周转天数优化了87.31%;投入产出差异率由原来的1.18%优化到现在的2.28‰。很有意思的是,另一家实施子公司上线以后,内部废品率成倍攀升。系统上线前,所有内废率无法显现,直接计入实物成本,系统上线后质量业绩显现化,就给未来的改善指明了方向。

从技术工艺管理来讲,一年来车身部件录入PLM系统的产品图纸增加了18.64%,但同期3D数模增加了37.23%,数字化工艺文件增加了294.28%,说明企业在不断完善三维模型和数字化工艺。从工艺变更来看,上线前全部是纸质变更单跑签,上线一年当中,变更单1345条,全部在PLM系统中实施了管控。

数字化转型规划

最近看了一篇报道,2017年12月6号,在南京召开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,麻省理工学院的乔治·维斯特曼教授讲了一个观念,正好解答了我这两年的困惑。他说,“技术变化很快,但组织变化却慢很多”。企业要想成为一个数字大师,必须具备两方面能力,一方面是数字化能力,倾向于技术变革;另一方面就是乔治更关注的——领导能力,怎么建立企业数字化管理愿景,怎么样去做持续改进,来激励员工参与到数字化转型当中。在这里更多的侧重于业务变革而不只是技术,更多的侧重如何在组织层面去优化改善。

任正非是大家都比较欣赏的一位优秀企业家。在华为过去16年当中,持续不断在做组织和流程变革。组织就是BP,就是业务流程再造;IT只是工具,去把流程再造的业绩固化,然后用PDCA循环去持续优化。

从技术上来讲,核心就是“云大物移智”,即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移动化和智能化。

有关云计算,东风实业现在更多关注IaaS,也会持续关注PaaS和SaaS应用,这一定是未来发展趋势,阻挡不了。

大数据,不论是人力资源、财务,还是经营数据,它只是大数据的一角。未来有物联网的海量数据,可以挖掘更多的数据价值。在这一块,东风实业已经做了一些尝试,HR-BI已经测试上线,后续将启动SCM-BI开发,把所有U8和NC的数据抽取建模,然后做分析,最后做财务Fi-BI。

物联网,先把大框架做好,由简入繁。现在MRP上线实现了日计划,核算单位到了车间或班组级别。未来实施MES系统才能实现计划周期到秒,核算单位到工序。如果车间、班组计划做不好,要实施工序级计划管理是不现实的。

移动化,基于致远移动协同,我们搭建了企业内部的协同平台,未来会将包括ERP、e-HR、PLM和互联网应用等,集成到致远移动中台,在集团内搭建统一的移动全员化的应用前台。

智能化,主要侧重于车间、班组、工序的作业细节,它不是ERP能够解决的,需要PLM 的工艺管理和MES集成,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。


结语

智能制造是大家心驰神往的追求目标,实现企业的收入增加、成本降低、质量提升和交期缩短。如果我们不把当期最基础的工作做扎实,把数据理清楚,把流程理顺畅,把车间班组计划做精细,把投入产出控精准,把业财一体做规范,我们就没有智能制造的坚实基础。祝愿在座的所有嘉宾,在信息化道路上能够越走越好,不断通向智能制造的美好未来!

谢谢大家!